我到了格外关注天气的年龄

0
(0)

我开始格外关注天气的变化了,过去时刻关注天气的只有父亲和母亲。

那时,我眼里的天气与手头上的玩具别无二致。晴日,天上有棉花云可看,它们千变万化,我能从那些棉花里,发现小猫、小狗、鸡鸭鹅们。甚至,还能一路追踪它们的路线。万里无云也不单调,整整一个天幕的蓝,花大心思涂抹,也不一定涂得那么工整吧。我把小花印在蓝天上,把手印在蓝天上。忽而,还发现了离那块蓝最近的飞机线,直直地伸向天际。

雨天更精彩,四季的雨,有四个样子。春雨,新鲜,若没完没了地下,秀气也变得恼人。夏雨,有雷声、闪电、乌云、大风甚至冰雹,令人应接不暇。先是被滚滚惊雷和闪电吓得又怯又兴奋,等到大雨滂沱时,恨不能立即跑到巷子去踩水。冰雹是少见的,颗粒大了也不讨喜。雨后初霁,彩虹成了心尖上的颜色。等到秋时,风开始与人亲昵,天高了,云远了,雨时少时多,跟春雨有些像,也没完没了,飘飘洒洒。直至霜降后,冬要来了,若极冷,雨下着下着就成了雪粒子,接着,大自然最神奇的造物雪从天而降,那是一年中,最令人期待的时刻……

此刻,我身逢夏日,窗外的天是灰蒙蒙的。清晨,云黑得快,雨落得急。一溜工夫,天又放晴了。我在心里盘算着,晚上七点,父亲或母亲就会给我来电话了。父亲会问:饭吃了吗?天气如何,下不下雨,热不热,别到处乱跑。

在林荫小道上,我见到了起得比雨还早的人,他们信步游走,汗如雨下。他们也看天,但关注的不是天气,而是心头的挂碍。我扑进下过雨又在酝酿下一场雨的空气中,风热腾腾的。

下午,雨的踪迹早已被日头烤干了,人们忙忙碌碌,一切忙忙碌碌。蝉扯着嗓门叫唤,狗耷拉脑袋吐舌头。天幕是白云的主场,它们也像打瞌睡,行得极缓。

大约到了下午五点,广阔天际便要上演一番奇景。早上制造雨的云朵盼来了晚间下班高峰期,浩浩荡荡朝夕阳聚拢。它们并非白云、黑云,而是灰云。似乎就在我的眼前,毫无纪律,随意散漫,又咄咄逼人。它们一定不是夕阳的友军。

独属于夕阳的那片天,逐渐变色,有蛋黄、橙子、山竹、黑葡萄、粉茄等色……随着云的逼近,我的眼里要冒火了。这些云,一类是连片的,由无数的灰,堆积成厚且黑的墨石,它们在夕阳的头顶上集聚,像要顷刻吞没它似的。另一类云是独立的,多为灰色,一朵朵,一片片、一条条,如同五六岁孩儿画下的,那是天幕的点缀物。且不说黑云压城,那些灰云不是善茬。它们时而遮去夕阳半张脸,时而将夕阳淹没,时而挡住倾斜的日光,时而将光据为己有,灰云镶了金边。

尽管遭到云的阻挠,夕阳仍能让最后的日光穿透云层,倾泻而下。公路、山林、湖泊、行人,一切都领略了夕阳的“布德泽”。就连我的屋子,也被最后的日光映照得暖融融的,一如秋天的金灿灿。

显然,这样的情景,李商隐在《登乐游原》中吟咏的“夕阳无限好,只是近黄昏”几乎不用思之念之,便能从我的观感中喷涌而出。此地并非唐长安的制高点“乐游原”,我亦未有“向晚意不适,驱车游古原”的心境,但见了夕阳的诗意却有相通之处。这是我与李商隐的心灵对话,我似乎能感觉到末尾两句的厚重,黄昏又如何,夕阳本就是黄昏的产物。

至六点左右,皆是黄昏日落的准备时刻。夕阳西下,直至全然不见,只消片刻,正是美好的“稍纵即逝”才令人觉得“无限”,这“无限”既是悠长的回味,又是对不知何时重逢的憧憬,更增了无尽期待。

“只是近黄昏”在许多年里,实际上是我对“夕阳无限好”的挽留。这些年,我见过许多地方的日落,在青岛栈桥边,我默念老舍先生写下的“山海真面目”,从海面上看落了夕阳;在鸣沙山上,夕阳从月牙泉的方向下坠,我想起了“大漠孤烟直,长河落日圆。”在鹊山,在雅丹,无一例外,黄昏了无限美的制造者。

此刻,在这座繁忙的都市里,夕阳还剩下一半,白天太过于刺眼,它将人的注意力转到了体感上。到了傍晚,它柔和了,无暇顾及一双双眼睛凝神于那颗就要暗淡的火球上。只有那些灰云仍是一副慵懒的模样,如在同一个岗位干了许多年类似工作后产生的倦怠。日复一日,这些云送走夕阳,收工,第二日照旧。若下雨了,它们又有新的任务。总之,永不停歇。

夕阳显然是为了夜的顺利到来而服务的,当黑夜转起来时,公路上的车渐次亮起了灯,城市的群像随着夕阳一点点下落而由亮渐暗,又随着路灯的一一点亮,复又光彩照人。

云隐退了,夕阳隐退了,行人回家了,父亲来电话了。

“天气热不热,下雨了吗?”

这篇文章有用吗?

点击星号为它评分!

平均评分 0 / 5. 投票数: 0

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投票!成为第一位评论此文章。

旺博娱乐 @wbvip就是爱囤积 就是爱分享

我是一个广义上的囤积症患者,买东西喜欢买 Read more

旺博娱乐PC28 助我人生逆袭

李明(化名)曾经是个小生意人,早年经营一 Read more

加拿大28开奖预测,尽享精彩与高收益

加拿大28是一款风靡全球的在线数字竞猜游 Read more

秦腔是一碗精神“油泼面”

时近而立之年,童年的记忆大半已经忘却,唯 Read more